top of page
Search
  • Writer's pictureYue Wu

艺术新闻|七人谈 例外状态激发的新空间:当线上艺术新世界被打开



原采访发布于 艺术新闻/中文版

对谈嘉宾:陈友桐、曹斐、富源、李振华、龙星如、何竞飞、吴月


艺术七人谈|例外状态激发的新空间:当线上艺术新世界被打开

Apr 28, 2021


经历了物理空间的封锁、展览和博览会的停摆与网络生存空间的坎坷开拓,艺术世界逐渐习惯了使“在线”成为一种替代方案,及至今日,甚至也发展成为了并行乃至特意为之的新展开。


聚焦2021开年至今的种种尝试,艺术实践在虚拟化和数字化之路上愈行深远。影像直播、线上影院、数字作品委任、网络策展……多样的线上形式日渐被艺术世界所接纳。一方面,以影像为首的数字艺术从实体放映厅的屏幕接入线上空间;另一方面,生发于本土网络环境的活动的增加,则提供了一种新的想象:艺术应当如何嵌入新的现实?例外状态产生的加速效果,并不只停留在艺术数字化的转换,也催生了对数字文化自身意涵的重思。

在线上艺术活动踊跃之际,《艺术新闻/中文版》邀请7位策划人围绕6组线上艺术项目分享他们独特的思考与见解,针对线上艺术的现状与发展的可能,带来一次新鲜的发问与探讨。

策划编辑:叶滢 采访撰文:詹静怡



谈话参与者


陈友桐 CEF实验影像中心创始人

实验影像中心(Centre for Experimental Film),是一个致力于影像展映与研究的平台,也是一个专注影像实验的资料馆。通过在线电影院,实验影像中心定期上映艺术影片,邀约策展人策划和梳理展映专题,并为影像作品建立数字化的档案。2021年,CEF已推出“未来未来——青年实验影像计划”、双语网站“CEF国际影像联合”和线上学术项目“历史切片”等。 *在线项目具体内容见CEF微信小程序

曹斐 艺术家

《e-flux》的“艺术家影院”是一个通过邀请国际影像艺术家自定题目、自己选择艺术家作品进行线上策展的为期六周的专题放映,每部作品都将伴随着艺术家或受邀嘉宾的采访。2021年,e-flux邀请了艺术家曹斐策展名为“撞上未来” (Crashing into the Future)的放映项目,该项目于2021年2月22日上线。 e-flux“撞上未来”放映地址: https://www.e-flux.com/video/programs/378776/crashing-into-the-future/

富源 美凯龙艺术中心艺术总监

美凯龙艺术中心是一个专注于视觉发明的实践场域,以事件和研究的方法构建实体和网络社区,重聚艺术家群体。以“艺术家的工作”为导向,在不断自我定义和自我测试中,更新当代情境中的感知和认知系统。艺术中心现已推出数字委任项目“赤屏”、双语线上杂志《黑齿》和播客节目“卡壳”。 美凯龙艺术中心官网: http://www.macallineart.org/zh/

李振华 策展人

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光映现场”的策展人李振华,为巴塞尔艺术展最新的春季影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策展。该项目将从2021年2月26日起每两星期于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播放一部影片,影片有效期为两周。 巴塞尔网上影院地址: https://www.artbasel.com/stories/digitalfilmprogramlizhenhua?lang=zh_CN

龙星如 策展人,写作者 中央美术学院科技艺术方向研究员

龙星如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2020”获选项目“他山之石”的策展人。本策展与研究项目意图绕道“跨学科合作”幕后,观测其“生产资源”的具体建构和流动模式。围绕参与到此类跨学科协作项目中的11位(组)艺术家及其在相应合作中实现的成果展开,以研究采访、数据可视化、调查报告为手段,结合网页展示,考据这一生产关系得以形成和运转的种种应变节点与联动逻辑。 “他山之石”项目地址: https://ecp2020-bluecables.powerstationofart.com/

何竞飞 耶鲁大学建筑系硕士 东京堺工作室联合创始人

吴月 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硕士

吴月和何竞飞是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青策计划2020”获选项目“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的策展人。“平面游击”是一次当代艺术试图侵入互联网世界的尝试。艺术品藏身于日常网络,以出人意料的方式闪烁于各个网页的浮窗、菜单栏、甚至某个特定的图标之中。展览采取群众路线,试图动员“失神者”从互联网的逻辑中突围,重新审视与反思那些习以为常的网络行为。 “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展览地址: https://ecp2020-flatland.powerstationofart.com/


Q1

如何考量和组织艺术项目的线上呈现形式?


陈友桐 CEF在选择作品的时候,会考虑到基于流媒体平台的特性,观众碎片化的观影习惯,尽可能选择一些相对时长比较短的作品。同时,我们也会考虑尽可能打破实验影像和艺术电影之间的界限,也会倾向选择一些具有叙事性或跨媒介的作品。我们目前自主展览的项目主要分为个案和策展两部分,前者由艺术家和策展人合作,为单个影像艺术家的作品进行一个学术性的梳理和展示,后者主要是由策展人主导策划线上展览。


富源 我们目前有三个项目:一个是数字出版平台《黑齿》,以艺术评论为核心内容、以写作者社群为基础的双语线上杂志。在筹备《黑齿》的时候,我们希望可以传达一种严肃活泼的态度,《黑齿》网站界面非常简洁,注重阅读体验,同时,我们或多或少借鉴先锋派艺术杂志的设计传统,毕竟这个名字可以给人很多想象。


富源 二是数字媒体委任项目“赤屏”,这是艺术中心在发布的第一个以艺术内容为导向的项目,通过支持艺术家创作、拓展艺术的教育潜力为主,借鉴了早期公共艺术频道的先锋性和公共性,主要通过微信和网站呈现;三是最近新开设的电台项目“卡壳”,以对话、音乐、设计、声音项目为讨论主题,通过微信和小宇宙更新。我们是希望以一种全媒体方式呈现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相关的讨论以及反思 ,而不仅仅局限于一个特定的节点,这样的工作需要长期积累才可以看到其中相互连接和影响的潜力。


何竞飞 作为建筑师,我们长期观察线上展览的各种形式,以往常见的“虚拟三维展厅”,仅是在单纯复制实体空间,对于策展人而言,这近乎是一种怠惰。出于这种不满,我们考量的“线上展览”(展览入口),希望可以利用互联网自身的空间特性以及信息模式,成为“艺术介入”的一种方式。我们将日常互联网页面拆解为各种信息碎片,将作品嵌入边栏,浮窗,图标,提示文里。以艺术为主体,介入日常,在日常网站重现与放大作品语境,悬置互联网的使用习惯,以此让观众产生熟悉但又感到莫名的“间离效果”,让观众对作品集中注意与反思。这种对于日常网站的侵入,甚至可以让对艺术并不熟悉的观众,也能在使用这些网站时,无意间闯入我们的展览“空间”。


龙星如 我们在构思线上展览(展览入口)部分时,主要设定三个展示目标: 1. 需要展示出“跨学科新生态”中的三者(艺术家,机构和企业赞助者)关系; 2. 除了展示艺术家作品以外,也能够展示作品产生的语境,创作以及机构合作的经验。艺术家页面和机构页面做到具有拓展的弹性。 3.建立数据库录入系统(这个部分可以在展览结束后替换成新的前端网页设计),方便日后进一步拓展其存档的功能。目前的网站可作为已有工作的信息平台。


Q2

与线下项目的策划相比,线上的体验有何异同?


富源 线上项目需要持续性的喂养以获得注意力,这比通常的展览项目策划需要更多的时间。比较实际的情况是预算成本问题,做线上项目可能需要比实体展览投入更多。当然,线上项目的体验是我们都很难控制和把握的,观众的反馈也相对抽象、不够具体。不过,以更乐观的角度来说,我们可能也会迎来一些新的可能,很多其他行业的成熟经验也可以成为借鉴。


李振华 更为个体化,也更加公众化。线上的世界是匿名的,是被转发的,是可能被不同文化背景人群接纳或反对的,是可以任意拖拽,或在多个屏幕的播映中,成为一个背景的声音或图像。我很希望我策划的项目,能与观看者一起经历艺术家的时间,能与之共处。线下是集体的,是传统的,是珍贵的相聚,并感受人在空间中的存在。线上是独处的,私人的,自由的。我一直关注线上活动和人群,习惯、体验与技术训练伴生。我必须想象一个独处情况下的人,心理活动和作品表现之间的私人对话关系,可以完全不在意进场、散场,或其他观众的小动作。策展为公众,首先应理解技术的局限,理解公众的现实。


吴月 我在之前的工作中经手的线下项目,从策划思路到工作方法和这次线上展览还是不太一样。即使筹备阶段做的方案都差不多,但是指挥实体展览搭建总有点包工头的既视感,而线上展览更多是和程序员打交道。但是无论是线上或线下的展览,策展人都需要回答同一个问题:我们面向的观众群体是谁?展览不像创作一样自由,展览带有强烈的公共性,也会动用了大量的公共资金与资源,所以需要确定目的,再从观看者/接受者的视角出发来进行具有针对性的设计策划。如果是突破性、先锋性的学术展览,就可以做得小而美,不必浪费过多资源;如果希望面向大众,那就要做好普及与教育的部分,此外还要考虑到那些大众是谁,他们的背景如何?



“平面游击:起来!数字失神者”入口主页。图片来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吴月 对于这次线上展览,我们面向的观众是网民。我们的理想是除了专程来看展的艺术爱好者,普通网民在随意浏览网站时也会不小心掉进我们展览的“陷阱”。所以就有了一种“线上本土化”——我们把作品安插到各个互联网平台(例如社交平台Soul、今日头条、微博、豆瓣等),同时挪用互联网中常见的元素(关不掉的广告浮窗、上传自拍、VR实景等)来传递一种“线上特色”。线上展览中的互联网的碎片和线下展览的实地调研和考察一样,都是有预谋的因地制宜、就地取材。


龙星如 线上和线下的「时间」是不同的,线下语境更多地提供一段「完整」的时间,而线上访问似乎是更加零碎的、反复的。线上语境也更容易提供通向多个平台的接口(事实上很多线下展览的内容发布也是通过多种线上接口完成的)。我个人不倾向于用纯粹二元的方式来看待「线上」/「线下」的关系,纷繁复杂的线上实践方式并不意味着简单的优劣判断或替代选项池,而是来自新的工具、不同的用户与受众以及话题所构成的多重现实——对「他山之石」项目来说,我们选择通过跨平台的活动方式,让线上接口高频地暴露出来,并充分想象线上环境的生产性。


Q3

项目主题和内容与当下所处的艺术环境存在何种呼应?


李振华 我开始能理解,一切都在变化中,这是一个新世界,而所有概念和已有的东西,也都需要被重新审视和理解,甚至重构,并继续加速度的改变下去。这就是现在的世界,但内心呢?任何时代中的人都焦虑,也都有人能持续的探索内心的情况,理性的理解这个世界,或佛系的理解人生,于现在都很好。艺术要对这些呼应的会是哪个部分呢?世界的合理性,人生的无尽。艺术伴随着更多碎片化的现实冲击,也只能各自为政,守住内在的平静,做下去。


何竞飞 “游击”则是我们之前提到的将作品嵌入各个网页碎片的“展览”形式,以日常网站成为作品背景,放大作品语境,使观众陷进一个似曾相识却又无法轻易脱离的绵密的互联网空间,混淆互联网的日常习惯,悬置互联网的正常功能,使作品得以被注意与反思。以此,回应“平面”与“失神”,我们希望通过展览让观众们重新审视那些习以为常的网络行为,希望人们转身回视在网络的“平面国”中隐匿的温度与情感,看见屏幕背后的人性与社会——无论冰冷或炽热,靠近或遥远。


龙星如 本次展览关注的话题事实上在当下被很多同行所关注,相关的研究项目包括蛇形画廊的“未来艺术生态系统”(Future Art Ecosystem),这和艺术家的代理人关系变化有关。“跨学科”的艺术在当代艺术的边界探索,这一探索不光是形式或话题上的,也是对于艺术本体论的探索,所以有一群人也在尝试帮他们拓展其作品可以生存的语境和经济环境。


Q4

线上项目如何选择艺术家,并与他们讨论相关线上发布的项目?




曹斐 我个人也是一个很主观的选择,比起通常的策展,要和机构沟通、做学术委员会不太一样,所以还是指向艺术家本人的爱好、趣味、观察等等。我在这个项目里,是根据自己这几年的观影经验,或者观察其他艺术家创作的经验去选择的。刚好过去两三年,我开始做了很多奖项的评委,也在央美这些艺术学院带研究生。比起过去我自己一个人创作,多了很多机会去看其他艺术家创作的作品,特别是年轻艺术家。看了这么多作品以后,我希望从感兴趣的艺术家中间找到一些线索。而这些艺术家的线索又不能成为一个单一母题,所以我在这个母题下面又分了三个小标题,找出一些相关联的方向。


e-flux“撞上未来”展映项目网页界面


富源 我们与艺术家的沟通频率在2-3周一次,在不同层面上参与和理解作品创作的阶段,在过程中看看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支持。当然,这也取决于艺术家的工作方法。有的时候,就是只是check-in也很重要。


Q5

对项目在受众中的传播效果有一个预期或想象吗?


李振华 希望这个项目是一个替换时间的选项,人在疫情中,已经完全掌握了电脑、手机界面及操作。因为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影响力,也许艺术家的工作能为更多人可见,更大人群的拓展分享,是我期待的。


曹斐 e-flux这个平台其实是作为一个专业的国际媒体面向各大机构。在这个平台上,我觉得应该是可以接触到一些相对比较专业的观众。它能够对标的观众可能不是像Youtube或Bilibili这样的平台,主要面对的还是国际舞台上的专业机构。也有一些大的机构策展人看到了他们(艺术家),向我要联系方式。这是一件很棒的事:一个完全初出茅庐的年轻艺术家,能有这样一个小的曝光,引起大机构策展人的注意,我觉得非常好。


吴月 对于传播的预期,我们最希望还是能触及那些没有观展习惯的普通网民。这是“平面游击”的理想。游击战是星火燎原,是在崇山峻岭中神出鬼没,更重要的一点是它往往走群众路线,不断把群众拉入自己的队伍中。展览上线后我们仍然在不断努力,希望去触及更多的人,让艺术圈以外的观众也一同参与到展览中来。


龙星如 我们想象中的受众首要还是对这个展览研究的课题:跨学科机制/工作方法感兴趣或潜在感兴趣的人群,并希望他们能以某种方式加入这次行进中的讨论。他们既不是「观看者」,也不全然是媒体艺术层面上的「交互界面使用者」,而更多的是「讨论者」、「社群」和内容的合作者。


“青策2O2Online”获选项目“他山之石,新代理人”策展人导览过程。图片来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陈友桐 “未来未来”发布会之后,我个人的感受是超出预期。没有想到十位年轻的艺术家在短短的时间内能有如此丰富的表达。他们的作品不论从内容还是形式上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首映结束到现在线上的持续展映的过程里,我们的确收到了很多来正面的反馈,这是让我们感到惊喜的,同时也有一些压力,希望以后可以做得更好。我们今年还会继续推出第二季的“未来未来”,也期望能够出现更多令人意外的作品。


富源 传播效果需要时间和积累,首先是当然希望艺术家可以做出满意的作品、推进创作脉络;其次,艺术的教育意义可以通过相关的活动慢慢显现出来。



线上艺术@TANC




21 views0 comments
bottom of page